无尘室洁净车间装修净化工程施工方案
无尘室洁净车间装修净化工程施工方案
一、工程概况
洁净车间装修工程的内装修工程,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5076㎡,内装修面积1944㎡(不含墙体拆除区面积),洁净装修面积534㎡(包含换鞋、拆除包间)。
二、设计依据
2.1、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(GB50073-2001)。
2.2、《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591-2010)
2.3、《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规范》(GB50019-2003)
2.4、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43-2002)
三、质量要求
3.1 净化风管制作场地要求:封闭、洁净,采光、照明条件号,并尽量靠近安装现场而远离居住、办公场所。
3.2 净化风管咬口制作要求:钢板的咬接采用单咬口或转角咬口。
3.3 矩形钢板风管大边边长大于800mm,段长大于1200mm,必须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,加固时加固柜不得设于风管内,且不得采用凸棱法。
3.4 制作风管应尽量减少拼接。矩形风管底边在900mm以上,应尽量采用纵身拼缝。系统中不得出现横向拼接缝。所有纵向接缝安装时均应置于外侧(不得置于易积尘的底部),并用密封胶或者其他密封以保证严密。
3.5 风管加固材料、法兰及连接螺栓、柳钉等碳素钢材料,均应做镀锌或防腐处理。法兰柳钉孔间距不应大于100mm,连接螺栓孔距不应大于15mm,以保证连接的严格。
3.6 法兰垫料、清扫孔及检视门的密封垫料,应选用不透气、不产尘、弹性好和具有一定强度的密封材料(如橡胶板、闭孔海绵橡胶板等)厚度6~8mm。严禁使用厚纸板、石棉绳、铅油、麻丝、油毡纸易产尘材料。
3.7 法兰垫料应尽量减少接头,接头必须采用梯形或楔形连接并应涂胶粘牢。法兰均匀压紧后,补垫宽度应与风管内壁平。
3.8系统中安装的柔性短管,不宜使用帆布制作,而应选用里表光滑,不积尘、不透气材料(如橡塑胶板、人造革)连接时也应严密不漏。
3.9 阀门的活动件、固定件及拉杆等应做镀锌防腐处理,与阀体连接不得有缝隙。
3.10 检测孔:在未级和中间过滤器前后的风管便于操作的侧面均要预留测压孔;在新风管总送、回风管及支管上均要预留流量测孔、测孔应采用不易锈蚀的材料制作。孔口应能封闭严密。检查孔(清扫孔);风管内安装的设备或构件(如防火阀等)需设检查孔;为保证送风管洁净度和过滤器使用寿命,应在风管适当位置清扫孔。设置在风管上的清扫口及检查门,应便于开关,密封良好,风管检查门的密闭垫料应采用软橡胶条或成型胶条制作。检查孔(清扫孔)、检测孔位置由安装单位在规范范围内现场酌定。
3.11净化风管应在咬口缝、柳钉缝以及法兰翻边四角等缝隙处洒取涂密封胶或其他封闭措施。
3.12净化风管的无法兰连接,不得使用S型插条、直角型平插条及立联合角插条。
四、空调设计参数
4.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(广州)
夏季: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.5℃;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.7℃;室外大气压1004.5Hpa;
冬季: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5℃;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0%;室外大气压1019.5Hpa
4.2 室内设计参数
洁净车间:洁净度100,000级;温度:25℃±2;湿度:50%±10
五、施工材料
送风风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20mm后B1级PEF保温。
回风风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20mm后B1级PEF保温。
新风风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不保温。
排风风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不保温。
送风软管:铝箔保温软管。
送风立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20mm后B1级PEF保温。
回风立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20mm后B1级PEF保温。
手动风量调节阀:对开多叶式。
风管软接头:双面人造革。
风管止回阀
铝合金回风百叶:500mm×400mm(内尺寸),叶片平行于短边,带初效滤网。
铝合金排风百叶:400mm×200mm(内尺寸),叶片平行于短边,带初效滤网。
新风防雨百叶:500mm×500mm,1400mm×500mm,带初效滤网。
排风防雨百叶:500mm×500mm。
排风格栅:600mm×600mm,单程格栅,带初效滤网。
冷冻供水管:优质镀锌钢管,30mm厚B1级橡塑保温。
冷冻回水管:优质镀锌钢管,30mm厚B1级橡塑保温。
加湿给水管:PPR热熔管。
蝶阀:DN100。
六、人员架构
6.1 项目经理:领导及协调整个项目的进展
6.2 技术负责人:技术总顾问指导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
6.3 现场负责人:负责项目各项工作的具体安排
6.4 施工员:负责现场施工进度等方案的具体实施
6.5 安全员:负责工程管理的安全工作
6.6 资料员:负责工程的资料编辑、整理、移交以及备案
6.7 质检员:负责工程管理的质量工作
6.8 预算员:负责工程的预算、决算
6.9 材料员:负责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供应工作
七、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
施工准备→配件的清洗去污→风管清洗→风管安装→设备安装→管道冲洗→管道试压→涂漆→调试和试运行
7.1 安装前准备
所有相关的设备、材料进场后认真检查,看是否在进场途中损坏以及材料要求是否合格。(板材必须有合格证书)
7.2 配件清洗去污
7.2.1 板材上的油污,做到一摸、二擦、三查,保证将油污彻底清除千净。
7.2.2 内管、部件、配件半成品组合,应先将咬口处污物清除干净,组合铆接后,采朋涂胶或锡堵塞缝隙和孔洞。翻边宽度一致,应大于7㎜,但不得过度,以免遮盖住螺孔,不平整度小于1㎜。
7.3 风管清洗
清洗顺序:先用清水或纯水冲洗→然后中性清洗剂清洗→用三氯乙烯或工业酒精脱脂→清水或纯水洗→洁净布擦洗→白绸布检验。(不变色为合格)合格以后的风管立即用塑料薄膜封口处理。
7.4 风管安装
7.4.1 先从主管根部开始向前安装,风管一经开封,即与法兰连接好,避免敞口时间过长灰尘侵入风管内。暂不相接的一边瑞口不要启口。
7.4.2 净化风管采用单咬口或转角咬口。
7.4.3 风管采用纵深拼缝,所有纵向接缝置于外则,并用密封胶密封以保证严密。
7.4.4 法兰密封垫料采用厚度为6~8㎜的海绵橡胶,垫料接口方式采用梯形接口连接并应涂胶粘牢。法兰均匀压紧后,补垫宽度应与风管内壁平齐,通风管道采用3㎜厚耐酸橡胶板。
7.4.5 待安装的成品件,不论自制或外购,均应进行清理检查,达到洁净要求时方可封口。
7.5 配件安装
阀门的活动件、固定件及拉杆等做好镀锌防腐处理,焊接时阀体连接不得有缝隙。
7.6 通风、空调设备安装
根据施工场地标出的安装十字线、预留孔位等进行设备安装。
7.6.1 空调器、新风机组安装前需进行检查验收,合格后进行清理处理,要求达到无油污、无灰尘,并对所有孔洞进行封闭。
7.6.2 设备与系统风管连接,应预先做好尺寸准确配接管,经洁净处理验收后封好两端□,运到现场启封安装,敞口时间不得过长,并要确保污物灰尘不侵入风管或设备之内。
7.7 高效过滤器安装
7.7.1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逐个检查,过滤器滤纸应无裂缝针孔及其他损坏 (可用强光检查),其外型尺寸不允许超过士1㎜,对角线尺寸的误差应不超过士1.5㎜。
7.7.2 高效过滤器必须待洁净风管安装完毕,并全面洁扫、吹洗和试车达到洁净要求,经检查后立即安装就位。
7.7.3 过滤器与框架之间密封垫料应定位粘贴在过滤器边框上,粘贴前先除净过滤边框上的污物,粘贴拼接采用榫接,胶板厚度为5㎜。
7.7.4 安装时应注意外框上的箭头要与气流万向一致,不得装反,不得用头、手或工具等触摸滤纸,以防损坏。
7.8 管道冲洗
试压前对所有管道再清洗一次,直到管道有清水流出、污水物冲净为止。
7.9 管道试压
严格遵守设计和规范要求(介质、压力、停压时间等)进行,试压要有安全措施。
7.10 涂漆
7.10.1 保温风管法兰,在表面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遍。
7.10.2 不保温的风管、泛滥、金属支吊架等,在表面除锈后,刷防漆和色漆各两遍。
7.11 调试与试运行
7.11.1 抽空、保压及充分加制冷剂后,进行单机试运行。
7.11.2单机试运转:通风机、排风机、空调机组、制冷设备等,应逐台启动投入运转,考核检查其基础、转向、传动、润滑、平衡、温升等牢固性、正确性、灵活性、可靠性、合理性等。
7.12 系统的测定与调整
7.12.1 使用风速仪测定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送风量;
7.12.2按“动压(或流量)等比法”调整系统的风量分配,确保与设计值相一致;
7.12.3 风量调整后,应将所有风阀固定,并在调节手柄上以油漆刷上标记。
7.13 冷(热)态调测
7.13.1 考核并测定加热器、制冷机等设备的能力。
7.13.2 按不同的设计工况进行试运行,调整至符合设计参数。
7.13.3 测定与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,使之符合设计规定数值。
7.14 综合调试
根据实际气象条件,让系统连续运行不少于24h,并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、调整、考核各项指标、已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。
八、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
8.1 质量保证措施
8.2 体系保证措施
8.2.1 认真学习施工图纸,明确设计要求内容,严格按照图纸及国家现行施工规范、标准图集和验评标准编制施工方案。
8.2.2 认真组织学习执行公司和现场规章制度,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,牢固树立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”和“为用户服务”的思想。
8.2.3 按有关文件要求建立质量和环保组织体系,设立专职质检、成品保护员和环保员,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台账。
8.2.4 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和环保小组,经常展开质量分析活动和环保检查活动并做好记录。
8.3 物资检验措施
8.3.1 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、半成品检查验收,建立台账。
8.3.2 采购的物资必须随材料提供质量证明、出场合格证和试验报告等。
8.3.3 进场物资必须进行标识,按照经过检验、未经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等三种状况分类堆放,严格保管,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。
8.3.4 对不合格物资坚决要求不准进场,同时要注明处理结果和材料去向,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应建立台账。
8.4 过程检验及报验
8.4.1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、标准及企业的各项规定,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。
8.4.2 每个分项工程(工序)开工之前,严格按工艺标准要求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、质量交底,做到操作人员熟悉流程。
8.4.3 施工实行“三检制”,做到检查上道工序,服务下道工序,真正做到严格控制工序质量,不合格的工序不移交。
8.4.4 分部分项(工序)工程完成后,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和工序间的交接检查,不 合格的分项或工序,不经返修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。
8.4.5 分项工程或工序达到合格后填好报验单报监理复查验收。
8.5 不合格分项处理
8.5.1 出现施工质量严重不合格,不得擅自进行处理,必须及时汇报,由施工单位会同业主、设计院和监理公司制定处理方案,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处理方案进行返修处理,并将处理结果报有关部门复查,复查不合格应重新处理,直到合格为止。
8.5.2 出现质量事故,必须按规定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单,并报上级主管部门。
8.6 资料管理
8.6.1 施工质量资料由施工单位负责填写整理,并严格执行国家、地方行业标准。
8.6.2 各种质量保证资料,必须与施工同步进行,不得后补,以保证资料的完整、真实、整齐。
8.6.3 质量验收资料必须统一,格式标准化,严格按照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》GB50300-2001系列规范进行验收。
九、保证施工安全措施
安全管理方针: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;遵守法规,持续改进。
9.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,施工不违章,不蛮干,不冒险作业。
9.2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,必须戴好安全帽,以防高空坠物伤人。
9.3 电焊操作时,必须戴上防护面罩和手套,电焊机应放置在避雨干燥的地方,防止短路漏电出安全事故,因气候干燥,对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教育,现场需设消火栓和消防器具。
9.4 气焊工操作时,氧气瓶、乙炔瓶应间隔5m安全距离放置,并应对周围环境确认后方可施工,如遇有特殊标志应严禁动火。
9.5 现场各种电源线路、电箱、照明要有专人维护,保证安全可靠,不得有破损、漏电现象。
9.6 施工现场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,安全标志,警示牌不得擅自拆动,夜间施工时路口段要红灯警示。
9.7 施工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,相互紧密配合,施工中应坚守岗位,不得乱窜。
9.8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,严禁酒后作业,夜间施工需要照明,现场需有足够的照明电源电线的铺设,应符合有关安全用电标准,并随时进行检查维护。
9.9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带,坚持高挂低用的原则,将安全带挂系在安全可靠处。
9.10 管道吊装运输时,钢丝绳扣必须由有经验的起重工制作,吊装作业必须由经验的起重工负责指挥操作,并提前与吊车司机沟通,明确指挥信号。吊装时遇绳扣打滑,可用木方衬垫以防吊装过程中滑落,装车的管道应用倒链封好,吊车臂下及吊车杆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。
十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
10.1 按规定要求堆放材料,码放整齐,设有专人管理和清扫施工区域卫生,保持施工区域整洁。
10.2 按规定要求,在关键部位搭设好围挡、围布,达到文明施工要求,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,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。
10.3 施工中各施工队、单位相互配合,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。
10.4 进入施工区域的车辆设备,要按规定停放,不得妨碍交通。
10.5 施工用的临时水、电,按规定设置,并由专人管理,防止渗漏。
一、工程概况
洁净车间装修工程的内装修工程,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5076㎡,内装修面积1944㎡(不含墙体拆除区面积),洁净装修面积534㎡(包含换鞋、拆除包间)。
二、设计依据
2.1、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(GB50073-2001)。
2.2、《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591-2010)
2.3、《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规范》(GB50019-2003)
2.4、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43-2002)
三、质量要求
3.1 净化风管制作场地要求:封闭、洁净,采光、照明条件号,并尽量靠近安装现场而远离居住、办公场所。
3.2 净化风管咬口制作要求:钢板的咬接采用单咬口或转角咬口。
3.3 矩形钢板风管大边边长大于800mm,段长大于1200mm,必须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,加固时加固柜不得设于风管内,且不得采用凸棱法。
3.4 制作风管应尽量减少拼接。矩形风管底边在900mm以上,应尽量采用纵身拼缝。系统中不得出现横向拼接缝。所有纵向接缝安装时均应置于外侧(不得置于易积尘的底部),并用密封胶或者其他密封以保证严密。
3.5 风管加固材料、法兰及连接螺栓、柳钉等碳素钢材料,均应做镀锌或防腐处理。法兰柳钉孔间距不应大于100mm,连接螺栓孔距不应大于15mm,以保证连接的严格。
3.6 法兰垫料、清扫孔及检视门的密封垫料,应选用不透气、不产尘、弹性好和具有一定强度的密封材料(如橡胶板、闭孔海绵橡胶板等)厚度6~8mm。严禁使用厚纸板、石棉绳、铅油、麻丝、油毡纸易产尘材料。
3.7 法兰垫料应尽量减少接头,接头必须采用梯形或楔形连接并应涂胶粘牢。法兰均匀压紧后,补垫宽度应与风管内壁平。
3.8系统中安装的柔性短管,不宜使用帆布制作,而应选用里表光滑,不积尘、不透气材料(如橡塑胶板、人造革)连接时也应严密不漏。
3.9 阀门的活动件、固定件及拉杆等应做镀锌防腐处理,与阀体连接不得有缝隙。
3.10 检测孔:在未级和中间过滤器前后的风管便于操作的侧面均要预留测压孔;在新风管总送、回风管及支管上均要预留流量测孔、测孔应采用不易锈蚀的材料制作。孔口应能封闭严密。检查孔(清扫孔);风管内安装的设备或构件(如防火阀等)需设检查孔;为保证送风管洁净度和过滤器使用寿命,应在风管适当位置清扫孔。设置在风管上的清扫口及检查门,应便于开关,密封良好,风管检查门的密闭垫料应采用软橡胶条或成型胶条制作。检查孔(清扫孔)、检测孔位置由安装单位在规范范围内现场酌定。
3.11净化风管应在咬口缝、柳钉缝以及法兰翻边四角等缝隙处洒取涂密封胶或其他封闭措施。
3.12净化风管的无法兰连接,不得使用S型插条、直角型平插条及立联合角插条。
四、空调设计参数
4.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(广州)
夏季: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.5℃;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.7℃;室外大气压1004.5Hpa;
冬季: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5℃;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0%;室外大气压1019.5Hpa
4.2 室内设计参数
洁净车间:洁净度100,000级;温度:25℃±2;湿度:50%±10
五、施工材料
送风风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20mm后B1级PEF保温。
回风风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20mm后B1级PEF保温。
新风风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不保温。
排风风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不保温。
送风软管:铝箔保温软管。
送风立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20mm后B1级PEF保温。
回风立管:优质镀锌钢板(机制),20mm后B1级PEF保温。
手动风量调节阀:对开多叶式。
风管软接头:双面人造革。
风管止回阀
铝合金回风百叶:500mm×400mm(内尺寸),叶片平行于短边,带初效滤网。
铝合金排风百叶:400mm×200mm(内尺寸),叶片平行于短边,带初效滤网。
新风防雨百叶:500mm×500mm,1400mm×500mm,带初效滤网。
排风防雨百叶:500mm×500mm。
排风格栅:600mm×600mm,单程格栅,带初效滤网。
冷冻供水管:优质镀锌钢管,30mm厚B1级橡塑保温。
冷冻回水管:优质镀锌钢管,30mm厚B1级橡塑保温。
加湿给水管:PPR热熔管。
蝶阀:DN100。
六、人员架构
6.1 项目经理:领导及协调整个项目的进展
6.2 技术负责人:技术总顾问指导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
6.3 现场负责人:负责项目各项工作的具体安排
6.4 施工员:负责现场施工进度等方案的具体实施
6.5 安全员:负责工程管理的安全工作
6.6 资料员:负责工程的资料编辑、整理、移交以及备案
6.7 质检员:负责工程管理的质量工作
6.8 预算员:负责工程的预算、决算
6.9 材料员:负责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供应工作
七、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
施工准备→配件的清洗去污→风管清洗→风管安装→设备安装→管道冲洗→管道试压→涂漆→调试和试运行
7.1 安装前准备
所有相关的设备、材料进场后认真检查,看是否在进场途中损坏以及材料要求是否合格。(板材必须有合格证书)
7.2 配件清洗去污
7.2.1 板材上的油污,做到一摸、二擦、三查,保证将油污彻底清除千净。
7.2.2 内管、部件、配件半成品组合,应先将咬口处污物清除干净,组合铆接后,采朋涂胶或锡堵塞缝隙和孔洞。翻边宽度一致,应大于7㎜,但不得过度,以免遮盖住螺孔,不平整度小于1㎜。
7.3 风管清洗
清洗顺序:先用清水或纯水冲洗→然后中性清洗剂清洗→用三氯乙烯或工业酒精脱脂→清水或纯水洗→洁净布擦洗→白绸布检验。(不变色为合格)合格以后的风管立即用塑料薄膜封口处理。
7.4 风管安装
7.4.1 先从主管根部开始向前安装,风管一经开封,即与法兰连接好,避免敞口时间过长灰尘侵入风管内。暂不相接的一边瑞口不要启口。
7.4.2 净化风管采用单咬口或转角咬口。
7.4.3 风管采用纵深拼缝,所有纵向接缝置于外则,并用密封胶密封以保证严密。
7.4.4 法兰密封垫料采用厚度为6~8㎜的海绵橡胶,垫料接口方式采用梯形接口连接并应涂胶粘牢。法兰均匀压紧后,补垫宽度应与风管内壁平齐,通风管道采用3㎜厚耐酸橡胶板。
7.4.5 待安装的成品件,不论自制或外购,均应进行清理检查,达到洁净要求时方可封口。
7.5 配件安装
阀门的活动件、固定件及拉杆等做好镀锌防腐处理,焊接时阀体连接不得有缝隙。
7.6 通风、空调设备安装
根据施工场地标出的安装十字线、预留孔位等进行设备安装。
7.6.1 空调器、新风机组安装前需进行检查验收,合格后进行清理处理,要求达到无油污、无灰尘,并对所有孔洞进行封闭。
7.6.2 设备与系统风管连接,应预先做好尺寸准确配接管,经洁净处理验收后封好两端□,运到现场启封安装,敞口时间不得过长,并要确保污物灰尘不侵入风管或设备之内。
7.7 高效过滤器安装
7.7.1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逐个检查,过滤器滤纸应无裂缝针孔及其他损坏 (可用强光检查),其外型尺寸不允许超过士1㎜,对角线尺寸的误差应不超过士1.5㎜。
7.7.2 高效过滤器必须待洁净风管安装完毕,并全面洁扫、吹洗和试车达到洁净要求,经检查后立即安装就位。
7.7.3 过滤器与框架之间密封垫料应定位粘贴在过滤器边框上,粘贴前先除净过滤边框上的污物,粘贴拼接采用榫接,胶板厚度为5㎜。
7.7.4 安装时应注意外框上的箭头要与气流万向一致,不得装反,不得用头、手或工具等触摸滤纸,以防损坏。
7.8 管道冲洗
试压前对所有管道再清洗一次,直到管道有清水流出、污水物冲净为止。
7.9 管道试压
严格遵守设计和规范要求(介质、压力、停压时间等)进行,试压要有安全措施。
7.10 涂漆
7.10.1 保温风管法兰,在表面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遍。
7.10.2 不保温的风管、泛滥、金属支吊架等,在表面除锈后,刷防漆和色漆各两遍。
7.11 调试与试运行
7.11.1 抽空、保压及充分加制冷剂后,进行单机试运行。
7.11.2单机试运转:通风机、排风机、空调机组、制冷设备等,应逐台启动投入运转,考核检查其基础、转向、传动、润滑、平衡、温升等牢固性、正确性、灵活性、可靠性、合理性等。
7.12 系统的测定与调整
7.12.1 使用风速仪测定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送风量;
7.12.2按“动压(或流量)等比法”调整系统的风量分配,确保与设计值相一致;
7.12.3 风量调整后,应将所有风阀固定,并在调节手柄上以油漆刷上标记。
7.13 冷(热)态调测
7.13.1 考核并测定加热器、制冷机等设备的能力。
7.13.2 按不同的设计工况进行试运行,调整至符合设计参数。
7.13.3 测定与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,使之符合设计规定数值。
7.14 综合调试
根据实际气象条件,让系统连续运行不少于24h,并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、调整、考核各项指标、已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。
八、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
8.1 质量保证措施
8.2 体系保证措施
8.2.1 认真学习施工图纸,明确设计要求内容,严格按照图纸及国家现行施工规范、标准图集和验评标准编制施工方案。
8.2.2 认真组织学习执行公司和现场规章制度,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,牢固树立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”和“为用户服务”的思想。
8.2.3 按有关文件要求建立质量和环保组织体系,设立专职质检、成品保护员和环保员,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台账。
8.2.4 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和环保小组,经常展开质量分析活动和环保检查活动并做好记录。
8.3 物资检验措施
8.3.1 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、半成品检查验收,建立台账。
8.3.2 采购的物资必须随材料提供质量证明、出场合格证和试验报告等。
8.3.3 进场物资必须进行标识,按照经过检验、未经检验和经检验不合格等三种状况分类堆放,严格保管,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。
8.3.4 对不合格物资坚决要求不准进场,同时要注明处理结果和材料去向,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应建立台账。
8.4 过程检验及报验
8.4.1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、标准及企业的各项规定,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。
8.4.2 每个分项工程(工序)开工之前,严格按工艺标准要求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、质量交底,做到操作人员熟悉流程。
8.4.3 施工实行“三检制”,做到检查上道工序,服务下道工序,真正做到严格控制工序质量,不合格的工序不移交。
8.4.4 分部分项(工序)工程完成后,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和工序间的交接检查,不 合格的分项或工序,不经返修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。
8.4.5 分项工程或工序达到合格后填好报验单报监理复查验收。
8.5 不合格分项处理
8.5.1 出现施工质量严重不合格,不得擅自进行处理,必须及时汇报,由施工单位会同业主、设计院和监理公司制定处理方案,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处理方案进行返修处理,并将处理结果报有关部门复查,复查不合格应重新处理,直到合格为止。
8.5.2 出现质量事故,必须按规定填写质量事故报告单,并报上级主管部门。
8.6 资料管理
8.6.1 施工质量资料由施工单位负责填写整理,并严格执行国家、地方行业标准。
8.6.2 各种质量保证资料,必须与施工同步进行,不得后补,以保证资料的完整、真实、整齐。
8.6.3 质量验收资料必须统一,格式标准化,严格按照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》GB50300-2001系列规范进行验收。
九、保证施工安全措施
安全管理方针: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;遵守法规,持续改进。
9.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,施工不违章,不蛮干,不冒险作业。
9.2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,必须戴好安全帽,以防高空坠物伤人。
9.3 电焊操作时,必须戴上防护面罩和手套,电焊机应放置在避雨干燥的地方,防止短路漏电出安全事故,因气候干燥,对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教育,现场需设消火栓和消防器具。
9.4 气焊工操作时,氧气瓶、乙炔瓶应间隔5m安全距离放置,并应对周围环境确认后方可施工,如遇有特殊标志应严禁动火。
9.5 现场各种电源线路、电箱、照明要有专人维护,保证安全可靠,不得有破损、漏电现象。
9.6 施工现场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,安全标志,警示牌不得擅自拆动,夜间施工时路口段要红灯警示。
9.7 施工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,相互紧密配合,施工中应坚守岗位,不得乱窜。
9.8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,严禁酒后作业,夜间施工需要照明,现场需有足够的照明电源电线的铺设,应符合有关安全用电标准,并随时进行检查维护。
9.9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带,坚持高挂低用的原则,将安全带挂系在安全可靠处。
9.10 管道吊装运输时,钢丝绳扣必须由有经验的起重工制作,吊装作业必须由经验的起重工负责指挥操作,并提前与吊车司机沟通,明确指挥信号。吊装时遇绳扣打滑,可用木方衬垫以防吊装过程中滑落,装车的管道应用倒链封好,吊车臂下及吊车杆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。
十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
10.1 按规定要求堆放材料,码放整齐,设有专人管理和清扫施工区域卫生,保持施工区域整洁。
10.2 按规定要求,在关键部位搭设好围挡、围布,达到文明施工要求,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,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。
10.3 施工中各施工队、单位相互配合,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。
10.4 进入施工区域的车辆设备,要按规定停放,不得妨碍交通。
10.5 施工用的临时水、电,按规定设置,并由专人管理,防止渗漏。
上一:无菌洁净室工程解决方案